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。近年来,五台乡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,不断探索发展新途径、新路子,取得了显著成绩。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,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。为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五台乡财政所结合部门职能,对五台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调研,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基本情况
五台乡位于房县城东南28公里处,东邻青峰镇,西达野人谷镇,北靠红塔镇,南接保康县,版图面积108平方公里。全乡辖4个村(廖河村、红场村、金牛寺村、龙潭峪村),12个村民小组,人口4568人。
2023年,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上级财政拨款,其中村级转移支付共计83.68万元,光伏收益资金40万元,扶持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奖励资金10万元,省管党费壮大村集体经济投资收益资金2万元。
二、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
(一)“造血功能”相对不足,收入来源单一
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单一,产业化、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,仍以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为主,分散生产的状态,不利于整合资源,形成规模效应。同时,主导产业不突出,特色产业未壮大。缺乏一批上档次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,缺乏有市场竞争力、品牌效应的农产品,农业增加值有待提高,农村集体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。目前正在发展的蓝莓基地、烧烤休闲区等特色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,未能发挥一定的经济效益。
(二)集体“三资”面临诸多问题,发展路径狭窄
一是集体“三资”稀缺。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已在土地流转等资源发包中分配殆尽,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“从零开始”的尴尬处境。二是生产性“三资”比重小。从村集体“三资”使用情况来看,多数用于公益和日常办公,用于发展产业较少。三是闲置资源利用率较低。一些集体土地、办公楼等处于长期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状态,未能发挥出该有的效益。
(三)村级组织能力较弱,缺乏带头作用
一是内生动力不足。村干部主动性不够,村干部主体意识不强,领导力不够,村“两委”存在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,忽视“经济能人”的带动效应,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差。面对工作难题缺少办法,如:在收回集体资产资源工作上,存在“等、观、望”的心态,不能采取积极措施;在项目扶持上,对于将扶持资金落实到可持续产生效益、帮助集体与村民增收的项目上的能力还有所欠缺。二是思想认识不足。村干部和群众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信心不足、思路不多,积极性不高,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解比较片面和滞后,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才能脱贫致富,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效果,难以产生经济效益。三是干部能力不强。目前各村村干部人员结构存在年龄偏大、学历较低、思想保守等问题,缺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。
(四)人口流失严重,有效劳动力不足
由于受地理环境制约、乡镇发展进程缓慢和人口的稀少(常住人口约在1200人)等因素影响,许多年轻人远离家乡,选择去城市谋生,导致乡村日渐冷清,缺少青壮劳动力,这也间接导致了产业发展生产力不足,无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保障。
三、相关建议
(一)推行“党建+”治理模式,发挥引领作用。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,建好基层党组织,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。逐步完善激励机制,提高村干部待遇,激发干事创业热情。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村干部年度考核,定期进行指导和督查,充分调动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自觉性。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,通过相关的产业培训,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发展村集体经济,提升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能力。
(二)坚持改革创新,激发内生动力。要进一步学习借鉴其他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先进经验,创新体制机制,完善利益分配机制,让村干部和群众能够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。比如:利用自身资源优势,积极发展乡村旅游、民宿、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,探索“旅游+”“文化+”“生态+”新路径,打造品牌效应。同时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土地入股等方式,盘活闲置资源,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。
(三)坚持“人才强乡”,打造“精英队伍”。一方面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,鼓励人才投入到集体经济发展中去,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,不断提高人才待遇,让人才“引得进”也“留得住”。另一方面,重视内部培养,以村为单位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,积极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培训,加强人才综合素养培训。既要提高人才干事创业能力,又要加强思想教育学习,坚定发展集体经济的理想信念,从而打造一支“精英队伍”,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。
(四)拓宽发展渠道,夯实物质基础。一是突出主导产业。充分利用五台乡现有的山林、自然风景、人文景观等资源潜力,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,发展休闲观光、农家乐等产业,同时发展本地土特产展销平台,停车场、儿童乐园、游乐场等配套周边产业,增加集体资源型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性收入。二是发展特色种植业。根据五台乡实际,盘活大量闲置土地,大力发展以黄精、芍药为主的中药材种植,搭建“村社合一”发展平台,培育壮大龙头企业,从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三是加强“三资”监管。大力开展村集体经济专项整治,建立专班,定期进行监督检查。建立村集体“三资”台账,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逐步规范村集体产权交易。根据《三资管理办法》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》等规范性文件,建立健全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制度,制定相关管理办法,完善村级财务报账制度,做到有章可循、制度约束,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效率,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。(方诗良 叶勇 范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