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经管局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,积极探索解决“谁来种地,怎样种地”的问题,聚焦小农户办不了、办不好或者办了不划算的农业生产环节,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,不断提升生产托管对小农户的覆盖率,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。
一是对上争取服务项目。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,突出服务小农户,着力解决小农户的规模化生产难题。自2018年以来,全市共争取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4205万元。2023年将指导丹江口市、郧西县、竹山县全面完成2022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,通过项目绩效评价考核。主动作为,力争今年全市社会化服务项目再获新突破。通过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,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规模经营优势,粮油、茶叶、柑橘等耕、种、管、收等生产环节以及烘干、储藏、保鲜、销售等环节,实现服务有合同、有标准、有记录、有监管,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、规模化经营,帮助农户节本增效,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和耕地抛荒等问题。
二是对下培育服务主体。按照主体多元、功能互补、竞争充分、融合发展的原则,加快各县市区培育多元化、专业化、社会化服务组织,不断提升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。大力培育“约定有合同、服务有标准、过程有记录、人员有培训、质量有保证、产品有监管”的“六有”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。2023年全市将培育30家市级示范社会化服务组织,树立行业标杆,发挥引领作用。
三是横向拓展服务领域。坚持需求导向,因地制宜,延伸服务环节,在重点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服务的基础上,推动服务领域向果菜茶蚕药等特色产业拓展,从种植业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,实现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,更好地为广大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。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、动物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。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从产中作业环节向产前、产后等环节以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,拓宽全产业链服务领域,提升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产业链覆盖率。
四是纵向创新服务模式。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服务对象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,提供“一对一”的精细化订单式服务。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动对接服务对象,开展机械作业、产品营销、人才培养、农业科技等对接式服务,满足服务对象特定需求。大力推广“服务主体+农村集体经济组织+农户”、“服务主体+各类新型经营主体+农户”的等组织形式开展社会化服务,推动各类主体形成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联合体。